欢迎访问长治学院-信息公开平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 页 > 基本信息 > 规章制度 > 正文
关于印发《长治学院“学科建设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字体: 】  【编辑日期:2018-10-29 10:29】  【来源:未知 】  【作者:院办】  【点击次数:

长学院字〔2018〕54号
关于印发《长治学院“学科建设年”工作方案》的通
各单位:
经2018年5月17日院长办公会审议,党委会研究通过,决定印发《长治学院“学科建设年”工作方案》,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特此通知
长治学院
2018年5月22日


长治学院“学科建设年”工作方案
学科水平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学科建设是大学内涵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扎实推进我校应用型大学转型,创建学校品牌,营造齐心协力建学科、科学发展兴学科的氛围,学校将2018年定为“学科建设年”,并就相关工作做出如下安排:
一、工作目标
以“学科建设年”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学科定位与布局,理清学科发展特色与思路,制订学校学科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2)及各教学系部学科发展规划;以学科建设为统领,引导学校向应用型转型,指导系部专业优化调整;以学科建设带动高层次人才引进,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充实学科团队;以规范管理为抓手,完善学科建设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为下一阶段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成功申报奠定基础。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省教育厅关于“1331工程”建设任务要求,坚持“服务地方、突出应用、创新特色、科学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以彰显区域特色、建设优势学科、提升学术水平、培育创新团队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为建设目标,以硕士学位点建设要求为核心,统筹规划,分层推进,重点突破,错位发展,走以特色取胜的道路。
三、基本原则
(一)重点建设原则
坚持“突出重点、分层建设、分步发展、整体推进”的原则,对省、校重点学科进行优先建设和优先投入,以重点建设带动全校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差异化原则
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的原则,紧贴我省和长治市经济发展的产业需求,建立我校独具特色的学科、学科群、学科团队,使校特色学科成为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切入点。
(三)服务地方原则
按照立足我省和长治市,面向全省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我省和长治市各类资源,抓住我省转型综改发展机遇,瞄准我省和长治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新问题、新特点、新趋势,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为我省和长治市的经济转型、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四)学科特区建设原则
紧紧围绕我校重点学科,在人才引进、政策帮扶等方面制定特殊政策,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充分依靠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方向负责人,汇聚高水平学科创新团队,产出标志性学术成果。
(五)开放性原则
跟踪学科前沿,注重国际、国内特别是我省和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吸引社会资金,建立开放式学科基地或平台。将学科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综合系统中,按照“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政策联动、绩效考评”的工作思路,充分依靠各教学系部、各职能部门、各学科带头人和广大教师,营造良好的学科建设环境。
(六)“一票否决”原则
坚持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国家和我省重大需求引领学科建设,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凡是发现学术道德、师德师风等问题的项目负责人,实行一票否决。对其已获得的项目视情节轻重分别采取终止资助、项目撤销、剩余经费追回等措施,且三年不得申报1331工程”系列项目及科研项目。
四、具体目标与任务
加强硕士学位授予权申报准备工作、加强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学科团队和基地的建设,在省级重点学科的建设上取得新的进展。以学科建设年为契机,启动一系列相关项目建设工作。通过四年的努力,力争在硕士点建设上取得突破。具体达到以下五个目标:
(一)建设23个处于省内领先水平,适应我省和长治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接我省和长治市重大需求的攀升学科,并争取使之成为省级重点学科。
(二)建设56个左右具有一定影响的校级优势特色学科。
(三)建设若干个具有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特点的校级扶持学科。
(四)培育全省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及学科团队23个。
(五)培育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或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五、主要措施
(一)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学科建设的目标管理
1. 加强体制建设,完善学科建设管理体系
贯彻专家治学、民主管理的理念,将学科建设作为重点来抓,按照我校“1331工程”系列文件及其它相关文件要求,建立“统一管理,分头实施,职责到人”的多层次管理体系。该体系共分三级,由学科带头人-教学系部-学校组成。申报时须先经所在教学系部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并在系部范围内公示无异议后上报校“1331工程”办公室,由“1331工程”办公室组织学术委员会成员进行评审,结果上报学校批准,经公示无异议后项目开展实施。
2. 加强目标管理,签订学科建设任务书
建立学科建设责任制,加强绩效考核,注重学术研究成果的产出,结合我省“1331工程”建设要求,分层次确定各学科的建设目标,设立必达目标与争取目标。将学科方向凝练、学术梯队建设、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及学术交流等作为必达目标,各学科根据其发展需求可申报《长治学院“1331工程”重点(含优势、扶持)学科建设计划》,学校评审通过后,由学校与各学科带头人、所在教学系部主任共同签订《长治学院“1331工程”重点(含优势、扶持)学科建设任务书》。
3. 鼓励学科创新,实行学科分类管理
为了促进学科间均衡发展,建设高水平学科基地,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引进与培养高水平人才,强化学校内涵建设,全校范围各学科均可申报重点(含优势、扶持)学科建设计划,学科负责人填写《长治学院“1331工程”重点(含优势、扶持)学科建设计划》。由学校评审通过后,按照学科现有基础的不同,进行分类管理,由学校分管校长与学科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共同签署学科建设任务书。学校根据学科前期基础以及任务目标的可行性与重要性给予不同额度资助。
4. 加强统筹规划,学科建设考核结果纳入教学系部年度考核目标
学校在每个建设周期内对入选重点学科建设计划的各学科进行中期和终期考核评估,考核完成情况,每年度检查一次学科方向的优势和特色、学科队伍结构、科研成果的影响、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进展和学术交流的组织等方面。成果突出者(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经学校研究予以奖励,考核未达标者,视情况将采取暂停资助、项目取消等措施。学科年度的检查结果将纳入教学系部的年终考核目标。学校对入选学科建设成果突出者所在教学系部将予以奖励;凡有入选学科年终考核不合格的教学系部,年终目标考核不能评为优秀。
5. 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学科建设管理信息系统
为使目标管理和考核更加透明和公正,学校将建立学科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基本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经费使用数据库等,同时进一步规范对学科建设经费及其成果的管理。
(二)培育特色学科,实行重点学科的动态管理
1. 加强校级攀升学科建设
除已有一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外,再遴选23个校级攀升学科,参照省重点学科的建设要求,采用学科特区的政策,加大建设投入,加强学科队伍、成果和基地建设,将其培育成省级重点扶持学科,达到硕士学位点申报要求。
2. 实行入选学科层次升降动态管理
为了鼓励各学科积极争取达到硕士学位点申报要求,学校实行重点学科层次升降动态管理。学校学科建设体系分为校级攀升学科(含省级重点扶持学科)、校级优势特色(含扶持)学科、校级一般学科三个层次,建设周期为4年。期满考核合格者保留其原层次,不合格者降级,优秀者升级。
3. 实行入选学科经费投入动态管理
为了鼓励学科创新,提高学科建设经费使用效益,经费实行动态投入。按学科的不同层次分别投入相应的学科建设基本经费,再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分别投入相应的滚动建设经费。实现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动态与学科层次升降动态的双动态管理。
(三)加强队伍建设,实施学科建设的绩效分配方案
1. 大力引进高端人才
建立“学科带头人+学科团队”的队伍建设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建立人才引进激励机制,积极引进三晋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等高层次人才。
2. 激励和培养学科带头人
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学科带头人享有人、财、物等方面的自主权,同时负有以下责任:组建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使学科队伍中教授、博士、硕士比例合理;凝炼学科的学术研究方向,使该学科有3个左右成熟、稳定、联系紧密且接近省内领先水平的学术方向;完成学科的科学研究任务,使学科在专著、论文、科研项目与经费等方面达到一定的层次和数量。学校每年依据《长治学院“1331工程”重点学科(含优势、扶持)建设任务书》内容对学科带头人进行考核,成果突出者学校将按不同学科层次给予绩效奖励,不合格者将扣除其绩效奖励,并取消其学科带头人资格。
3. 激励和培养学术方向带头人
为了激励学术方向带头人的成长,学校将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学术方向带头人要完成该学术方向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队伍建设等任务。学术方向带头人由学科带头人负责考核。
4. 加强学科团队建设
各教学系部要加强学科创新团队的建设工作,激励学科形成人才梯队。学校设立学科创新团队奖励基金,每年在全校范围内评选出科研成果人均数量最多、梯队结构合理、学科方向特色明显。在学科建设成绩突出的学科团队,经学校研究给予奖励,也给所在教学系部予以奖励,促进该学科可持续性发展。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 加强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
为了积累研究生培养工作经验,积极鼓励教师与其他高校或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学校将加大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支持力度,增加导师的研究生培养经费。
2. 实施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为了培养本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培养学生来促进学科建设,在本科二、三年级学生中选择有较强创新意识的学生参加创新人才计划人选,选择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的教师为导师,带领学生直接参加科研。学校与指导教师共同筹集经费,资助入选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发表论文、申请专利以及参加国内学术交流活动。
附件:长治学院“学科建设年”重点工作与任务分解
长治学院“学科建设年”重点工作与任务分解
一、完善《长治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一)工作内容
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1331”工程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意见》、《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以及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制订并完善学科建设的推进方案及各二级单位具体发展规划,明确学科建设的目标与思路,构建学科发展长效机制。
(二)任务分解
学校:科研处根据《长治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和两年来运行实际,完善学校的总规划,形成学校学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二级单位:进一步明确各二级单位在学科建设中的使命与任务,厘清各学科发展的特色方向,形成各学科的建设思路,对二级单位所拥有各个学科进行评估、诊断,制订本二级单位学科建设具体发展规划。
二、加强学科管理制度建设
(一)工作内容
针对学科管理、经费投入与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等亟需解决的问题,借鉴国内外高校学科建设成功经验,推出一套支撑学科发展的规章制度。
(二)任务分解
学院:由科研处牵头,修订《重点(含优势、扶持)学科建设管理办法》以及《重点(含优势、扶持)学科建设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制订学科评估体系等规章制度。
二级单位:建立二级单位的学科建设促进机制,制订有利于学科发展目标完成的激励办法;进一步明晰学科带头人、学科方向带头人的权责,并制订其履行学科管理职责的监督制度;依据二级单位自身特色和发展重点,理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制订有利于两者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管理制度,各二级单位要根据我校学科评估体系建立常态化的学科评估机制,组织内部评估,形成以评促建的良好氛围。
三、组织学科建设大讨论
(一)工作内容
邀请学科研究专家、大学校长、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或学科管理部门领导专家等到校讲学、座谈,提高学院各级管理干部、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与广大教师对学科建设的认识,开阔视野,学习学科建设的方法、路径。邀请校内学科建设有特色的二级单位举行学科建设专题汇报会。
通过召开动员大会、教师座谈会等形式,认真组织学习相关文件材料,广泛动员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大讨论活动,充分听取教师们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学院结合实际情况,自我查找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把收集的信息和问题进行梳理,作为下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申请硕士点授予权的单位工作的重要参考。
(二)任务分解
学校:由科研处等部门审批讲学人员及讲学的主题;宣传部负责营造学科建设年宣传环境及氛围,积极报道学科建设年各项工作动态;院办负责筹备动员大会及迎接专家的综合协调。
二级单位:邀请各自二级单位所属学科的相关专家,至少举行一次以上的学科建设专题讲座或理论学习会,每个二级学科至少举行一次以上教师集体讨论学科建设工作,并将其列为每年的常态化工作。
四、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一)工作内容
切实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学术引领及战略指导作用,增强学科凝聚力;通过加大对青年学术骨干的国内外交流与培训以及实践锻练,培养学科带头人的后备力量;建立激励二级单位、学科提高队伍建设水平的内在动力体制机制。
(二)任务分解
学校:由人事处牵头,科研处、教务处等配合,制订具体实施方案;重点是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建立健全学科队伍建设机制。为我校“学科特区”在人才引进方面制定专门的特殊政策。
二级单位:明确各自身培养引进学科带头人、方向负责人的目标,细化学科带头人、方向负责人的培养、引进与管理措施,健全学科队伍建设的责任机制。
五、启动新一轮校级重点(含优势、扶持)学科申报
(一)工作内容
启动新一轮学科重点(含优势、扶持)学科的遴选与建设。新一轮校级重点学科分攀升学科、优势特色(扶持)学科及一般学科建设项目等不同层次建设,对符合建设条件的学科加大资助力度。
(二)任务分解
学校:由科研处制定新一轮校级重点(含优势、扶持)学科遴选的原则与办法,组织评审专家对新一轮校级重点(含优势、扶持)学科进行评审遴选。
二级单位:根据学院自身特点组织好新一轮校级重点(含优势、扶持)学科申报。探索新一轮重点(含优势、扶持)学科建设新机制。
六、推动学科建设理论研究
(一)工作内容
新设学科建设创新研究项目,主要以学科建设为研究对象;鼓励全校教师与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在全校范围内展开“学科建设征文比赛”,并对获奖者予以表彰。
(二)任务分解
学校:科研处确定学科建设创新研究项目指南,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立项;组织落实学科建设征文赛事。
二级单位:落实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任务,积极配合学校学科建设征文工作。
七、加强学科管理队伍建设
(一)工作内容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办法,结合干部队伍建设,开展中层干部、学科带头人及学科管理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学科建设与管理水平。全面总结学校学科建设的经验,通过立项研究、论文撰写、调研学习等途径,探索学科管理新体制、新机制,形成一批实用性强、有一定创新性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学校学科建设与管理上台阶、上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二)任务分解
学校:由科研处处牵头,人事处、教务处共同制订实施方案,组织学科带头人与学科管理人员培训等,全面提高学科建设管理水平。落实各级学科管理人员开展学科建设、管理研究与经验总结,形成理论成果,不断提高学科管理人员的公共服务能力。
二级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学校的培训学习,切实提高学院学科带头人和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同时总结学科建设的经验,形成系统的理论成果。实施教研室和学科方向融合建设的办法。
八、推动学科平台建设
(一)工作内容
全面提高学校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以及协同创新中心,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校内外研究力量汇聚,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体制机制。逐步理顺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各二级单位之间的关系。设立专项的平台建设经费。组建校级创新团队,以及协同创新中心,作为申报省级创新团队和协同创新中心的后备力量。
(二)任务分解
学校:由科研处牵头,教务处、人事处、计划财务处等职能部门协作,开展校级创新团队以及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和立项建设工作;完善《长治学院“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在制度上进一步保证校级学科创新平台的建设。
二级单位:各学院根据自身情况,单独或联合相关二级单位积极做好协同创新中心和创新团队、学科平台的申报、建设工作。
九、召开学科建设大会
(一)工作内容
召开长治学院“首届学科建设大会”,邀请相关管理部门领导、专家作专题报告,总结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的经验与问题,发布学科建设行动计划和系列制度,固化学科建设理论成果,提高对学科建设的认识水平与实践操作的能力。
(二)任务分解
由院办组织,各职能部门、二级教学科研单位参与,认真落实好“首届学科建设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
十、时间安排
(一)准备阶段(3-4月)
该阶段重点工作是通过全面学习、调研、协调,拟定学科建设年的工作方案,为学科建设年做好准备工作。
1.学习培训。组织学科管理干部、学科带头人培训,赴相关学校学习交流。
2.推出方案。完成学科建设的系列制度初稿。
3.预算管理。制订学科建设的专项经费预算与管理办法。
(二)推进阶段(511月)
结合九项工作,重点关注以下5项任务:
1.形成共识。召开学科建设大会,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理顺学校、二级单位和各学科在学科建设中的责权利关系;在学科建设大讨论基础上,不断完善校系学科建设计划》,深刻认识学科建设目标、特色、布局和发展思路,切实推进我校学科建设。
2.建章立制。修订完善或新订学科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度,在征求校学术委员会意见基础上,由学校党委会批准执行。
3.理论提升。通过各二级单位学科规划制订与实施,找出问题,总结经验,形成具有一定理论创新、应用性较强的总结报告或学术论文。每二级单位至少完成2-3篇,固化学校多年来的学科建设成果。
4.学科示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科制度建设、过程管理和学科文化建设突出的学科作为示范学科,在学校推广其建设经验。
5.宣讲推广。做好宣传报道,宣讲和推广学科建设年活动及成效。
(三)总结阶段(12月) 
全面总结我校学科建设的经验、成效及其问题,表彰学科建设年优秀组织单位。推动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上台阶。
十一、组织领导
(一)组织方式
学校学科建设年工作由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各学院开展的学科建设年活动由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科研处负责组织、协调、联络及其他服务工作。
(二)操作程序
学科建设年由科研处策划组织,提出工作方案递交校学术委员会讨论、审定后,由学校批准实施。各项具体工作由各学校牵头部门和二级单位负责,科研处全程协调。
打印本页】 【关闭
上一篇:长治学院绿色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下一篇:长治学院“1331工程”智库建设计划管理办法

长治学院-信息公开平台  电话:0355-2178102 网站备案:晋ICP备16006961号-1  
Copyright © 2017 长治学院|校长办公室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版本浏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