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治学院-信息公开平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 页 > 学院文件 > 党委文件 > 2017年 > 正文
关于印发《长治学院落实“1331 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字体: 】  【编辑日期:2017-10-20 18:11】  【来源:未知 】  【作者:长治学院党办】  【点击次数:

长学党字〔2017〕34号
关于印发《长治学院落实“1331 工程”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党总支(党支部)、各单位:
经2017年8月13日院长办公会审议,党委会研究通过,决定印发《长治学院落实“1331 工程”实施方案》,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特此通知
附件:长治学院落实“1331 工程”实施方案
中共长治学院委员会 长治学院
2017年8月13日

长治学院落实“1331 工程”实施方案
为了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1331 工程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意见》(晋政发〔20174号)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学院内涵建设,推进学院应用转型发展,全面提升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全面融入山西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促进学院事业持续健康更好发展,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山西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省十一次党代会的工作要求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1331 工程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意见》,落实我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和第二次党代会要求,统筹谋划,合理布局,坚持内涵发展、坚持需求导向、坚持特色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应用转型,整合学院各方面资源,扎实推进“1331工程任务落实,全面提升我院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我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二、总体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化专业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创新团队建设为引领,全面开展学科建设,坚持特色发展,提高学院核心竞争力;启动和加强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智库建设,着力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努力产出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培养和汇聚一批优秀人才和优秀团队,使我院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加速创新驱动的策源地。
三、建设任务
(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覆盖计划
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以集中培训、网络培训、轮训等方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中心,通过组织讲座、集中研讨、项目参与等方式培训,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宣传部牵头,教务处、人事处、思政部、学工部、团委、各教学单位等配合)
2.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计划
把立德树人放在首要地位,各系部进一步加强调研,充分考虑企业和行业的用人需求,通过产教融合、校企联合,不断改进和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启动校级人才培养改革试验项目,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建设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强实践教学和实践环节;启动建设5—10个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和学科竞赛,在校级层面整合各级各类竞赛,形成34个全院参与度高、影响广泛的固定赛事,为培养山西转型发展和新兴产业所需人才贡献力量。
(教务处牵头,团委、学生处、各教学单位等配合)
(二)全面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创新团队建设
1.实施“重点学科建设计划
以已批准建立的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药用植物学科群建设为引领,开展校级重点学科、重点扶持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重点开展以服务地方区域发展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个性特色和发展潜力的重点学科。力争将省级重点扶持学科“生态学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加大对现有的4个校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培养力度,努力新增1—2个省级扶持学科。以硕士学位授予建设单位为契机,以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史、化学、生态学为重点,引领和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不断树立学科建设核心和基础的意识,全面启动学科建设。构建符合校情、对接地方、布局合理、特色与优势鲜明的学科体系。
(科研处牵头,各学科及相关单位配合)
2.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
继续加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实验室的建设,力争将其建成为省级重点实验室。提升科研水平,服务学科建设,建设35个校级重点实验室;重视对应用型学科实验室的培育建设,争取建成13个校级特色实验室。加强学院和企业联合共建实验室、研发基地平台等,争取建成12个校企共建实验室。
(科研处牵头,教务处、各教学单位等配合)
3.实施“重点创新团队建设计划
注重团队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与稳定性,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具有学科交叉的校级科研创新团队。促进和加大已有校级科研创新团队的支持,鼓励产出更多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努力冲击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对于已经形成良好学术合作的团队,要优先建设、重点培养,重点支持10个左右校级创新团队;对于初见雏形的学术团队,要政策扶持、积极引导;对于尚未成熟的学术团队,要积极帮扶、交叉带动,帮助其尽快组建团队,凝练方向,提升队伍,支持培育10个左右创新团队。加大对各级各类学术带头人的培育力度,使其在重点创新团队的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科研处牵头、各教学单位等配合)
(三)全面加强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1.实施“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计划
加强科学研究在广度和跨度上的拓展,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促进学科交叉,推动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围绕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山西省乡村文明建设展开研究,力争将其建设成为山西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同时在继续支持已有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基础上,新增1—2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
(科研处牵头,相关单位配合)
2.实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
根据山西省工程技术建设和发展实际需求,以及学院学科和技术研究力量,建设12个校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科研处牵头,相关单位配合)
(四)启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
主要围绕国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和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针对哲学社会学科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不断涌现的实践问题,组织高水平研究的新型科研组织,不断凝练方向,汇集队伍,建立有效机制,形成学术研究交流开放的平台,力争建设23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推动我院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上水平。
(科研处牵头,各哲学社会学科等共同完成)
(五)开展智库建设
利用我院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优势,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设立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面向政府决策咨询,开展前瞻性、对策性、储备性研究,充分发挥理论创新、战略研究、咨证建言、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的新型科研组织—智库。
智库要围绕山西省党委和政府决策以及行业、区域发展亟需的重大课题,立足山西实际,面向国家战略,以解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出思想、谋战略、提对策,形成有深度、有见地、可操作的研究成果,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
(科研处牵头,相关单位配合)
(六)努力产出标志性成果
围绕我省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科教融合、产学协同、校企合作,努力在教师教育、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建设方面产出对我省教育质量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大贡献的高质量成果。
(科研处、人事处、教务处、相关学科等共同完成)
(七)继续实施人才强校工程
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点,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紧紧围绕我院“十三五”师资队伍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不断改革用人机制,有计划地引进和培养一批领军人才,遴选和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同时有计划地选派青年优秀教师,通过深入企业兼职、挂职以及国内外访学等方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实施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贯彻中央《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和省里相关精神,不断推进以业绩贡献、科研成果为导向的分配制度。
(人事处牵头,相关单位配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学院领导组成的领导组,书记院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1331工程”办公室设在科研处。搞好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和提高服务水平。
(二)提升保障水平
在争取省级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学院要多方积极筹集资金、拓宽项目资金的来源渠道,多渠道、多途径申请项目基金,每年设置专项建设经费,形成有重点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项目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同时加大科研经费分配制度和监管力度,加强经费使用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确保学术研究活力,释放科技创新潜能。
(三)强化督导考核
相关部门要明确目标要求,严格落实责任,细化工作方案,切实抓好落实。要加强对各部门任务完成情况的监督指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密切跟踪了解情况,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强化督促检查,严格考核评估,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保证“1331工程的贯彻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打印本页】 【关闭
上一篇:长治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试行)
下一篇:长治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试行)

长治学院-信息公开平台  电话:0355-2178102 网站备案:晋ICP备16006961号-1  
Copyright © 2017 长治学院|校长办公室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版本浏览网站